简嘉玲,女,汉族,2003年01月出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21级学生。
获得荣誉: 曾获2022-2023年度“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弘象科技”科创奖学金个人与团队荣誉;
比赛经历: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校级奖项7项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特等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双创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
“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2023年气象现代化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2023年四川省安全与应急创新实践大赛省级一等奖
2022年四川省安全与应急创新实践大赛省级三等奖
长虹双创基金二等奖
四川省藏汉双语科普微视频比赛省级二等奖
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气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三等奖
“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特等奖等
科研历程:参加三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申请一项发明专利;
考证情况:通过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普通话水平考试。
在时代的洪流中,她以科技创新为航标,笃行不怠地追求着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她,一个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一、坚定信仰,砥砺前行
她始终坚守着对党的信仰,从大一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就踏上了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的不懈追求之路。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她深入学习了党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她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投身于各种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仰。
二、严于律己,笃行不怠
她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她热爱忙碌,享受学习,希望自己永远充实而精彩。她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脚踏实地,认真完成课业任务。严于律己,笃行不怠,从未停歇,不断进步。学分绩点在上学年达4.36,综测年级排名第5。
三、厚学笃志,求实创新
培养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不断探索、从未止步。她参加各项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校级奖项7项。参加三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她坚信,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她自己正是这股动力中的一股清流。
初入校园时,她就像一面白纸,青涩又懵懂,心中怀着对大学的憧憬又怀着对于未来的迷茫。没有任何比赛经验,却报名参赛,从通知、同学、老师、网络各处搜索总结信息,一步一步摸索。从赛前资料搜集、作品框架设计,到赛中作品内容丰富,再到比赛时的项目路演答辩,她全流程实践,逐步积累比赛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习各项技能:PS图片美化、海报设计;PR视频制作;PPT制作;文稿撰写;项目路演等。
不断实践,明确前进方向。创新也在心中生根发芽。创新促进发展,发展渴求创新。她逐渐意识到“那张白纸”应该书写的是青春,作为青年一代应以青春书写无愧于人民的华章,以自身专业气象为基石,创新性地将气象学科与其他学科碰撞迸发出澎湃力量,参加各项创新创业大赛。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她与团队伙伴周周讨论、日日讨论、时时讨论,数几十次修改作品细节。此后,作为项目答辩人在成都大学进行省赛答辩,几日起早贪黑往返于赛场和学校之间。紧张、兴奋的情绪萦绕心尖,数几日觉睡不好饭吃不好。在面对众多专家评委时,她也拿出了无愧于团队、无愧于自己的答卷。经过激烈的角逐,斩获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省级特等奖。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在作品递交国赛之时,她日日在科创中心与学校创新赛事老师逐字讨论修改、再讨论修改,作品PPT、文稿修改上百次。甚至作品提交的最后一日,她与团队伙伴熬了一整宿,在梦中也是修改作品的内容。无愧于心,汗水浇筑梦想,最终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
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向梦而行。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她始终牢记自己的执着,将自身学科应用于农业,立志将科技播撒在山地果林间,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打磨作品,共赴自己的青春。她也逐步成长蜕变,由青涩懵懂到逐渐懂得许多创赛知识……最终获得互联网+省级银奖,将成果贡献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她之后也参加到了许多创新创业大赛之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她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从初入校园的青涩懵懂,到如今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证明了“创新无界限,只要敢于尝试”。
四、实践致知,知行合一
她是一名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是一名气象人。她清楚现今全球变暖愈发显著,气候变化愈演愈烈,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民都在遭受极端气候带来的不良影响。她想以自身的力量让更多人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掌握防御灾害的能力。她参加校级、省级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用声音传播知识,用语言传播力量。创新的意识早已扎根在心间,她思考着如何让大众愿看、乐看。她尝试着将定格动画融入到气象知识中,制作成微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传播。从《四时常见气象灾害科普小课堂》到《解密光的奇妙之旅》,她不断地探索,绘制数百张图画,制作数百张样稿,反复筛选、打磨,选取效果最好的一版,拍摄数千帧画面,剪辑制作。她参加四川省藏汉双语科普微视频比赛,语言并不是阻碍传播的媒介,用他们擅长的语言为他们带去气象的声音,她与藏文老师反复校对,确保文稿准确性,为藏汉文化传播的桥梁添砖加瓦。她不再单枪匹马,她加入了志愿性质的科普团队——气候变化与健康(CCH),打造5科普推文、3部科普视频,开办4场气候变化主题讲座,旨在为更多人带去气象的声音。
奉献自我,服务大众。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着一份力量。她考取救护员证,参加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防疫志愿服务、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服务达千余人。
【拟获奖感言】
我们被生到这个世界上,去看,去听,因为如此,我们不用去成为某个人,我们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义。感谢我的朋友、伙伴与老师,我找到了自己的梦,向梦而行;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用青春锤炼意志,奋斗书写华章。希望每个人能找到自己的梦,逐梦新征程,奋斗正青春!
【师长点评】
该生勤奋好学,学风端正,成绩优秀;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积极参加了多项创新创业项目,取得不错成绩;同时积极参加了多项气象科普及志愿者活动。充分体现了青年学子乐创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青春榜样力量。期待该生在未来的求学路上能不断探索、不断挑战、不断成长。
——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