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以“新时代辅导员心理工作的自我防护与实务提升”为主题的2025年首期辅导员沙龙在笃学楼6310B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特邀高等学校创新健康科普教育联盟、家庭健康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余世平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学工部部长龚晓林主持,副部长陈敏、各二级学院心理工作室负责人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余世平教授立足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新形势,系统解析“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边界与自我保护”核心命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提出辅导员心理工作的三维防护体系:构建专业认知框架以明辨工作边界,培育真诚共情能力以优化沟通效能,建立积极心理储备以增强职业韧性。他强调“助人者当先自助”的工作理念,现场示范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自我保护策略,共同构筑“他助·自助·助人”的心理育人路径。

在沉浸式研讨环节,与会人员聚焦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展开深度交流。针对“家校沟通艺术”这一实务痛点,余教授提出“三阶沟通法”:建立信任前置机制,构建常态化沟通渠道;运用客观描述语言,精准传递学生动态;创新协同干预模式,实现专业力量与家庭支持的有机衔接。现场参会老师纷纷表示:“余教授提供的家校沟通工具包,让我们掌握了既专业又具操作性的工作方法。”
本次沙龙作为我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学的创新形式,切实强化了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工作胜任力。学工部将持续深化“辅导员成长计划”,创新搭建案例研讨、情境模拟、朋辈督导等多元成长平台,为推进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